合肥装修网

400-680-0011551

装饰公司

  • 装饰公司
  • 家居建材
  • 设计师
  • 工长工人
  • 效果图
  • 搜文章
  • 搜产品
  • 搜视频
如何挑选装修公司,大数据来帮你!

合肥家电市场价格大战 为何“狼烟四起”

来自:安徽日报日期:2010-04-19 17:50:53
4月上旬开始,合肥各大电器卖场挂出巨幅促销海报。原本在“五一”前引爆的家电促销活动,正在以一场“价格大战”的方式提前打响。从积极的一面来看,价格战带来了行业洗牌,也让老百姓得到了部分实惠。但是,低价格的低端产品并不代表行业发展趋势;过度陷入恶性价格战,有悖于国家所提倡的制造业转型的理念,也会破坏整个行业的生态环境。

    空调“一级能效999元起(限量)”、“大家一起来扫荡”、“价格惊心动魄,力度前所未有”……4月上旬开始,在省城一些媒体上频频出现大量空调广告,合肥各大电器卖场也挂出巨幅促销海报。原本在“五一”前引爆的家电促销活动,正在以一场“价格大战”的方式提前打响。

    价格大战剑拔弩张

    铺天盖地的广告战是促销前的“热身赛”,商家相互之间的“较劲”姿态在广告中显露无疑。

    一家承诺“十年无条件全免费包修”,另一家急忙表态“十二年包修不花一分钱”;一家打出“如坏另发监督奖2000元”的口号,另一家就将监督奖奖金提高到3000元;这边号称“扫荡价”,那边就“亮剑扫荡价”……面对美的与格力之间争锋相对的吆喝,也有其它空调企业在广告中意味深长地强调自己“不忽悠”,“真正十年免费包修”。在各家空调厂商的广告中,999元、888元、666元等低价格十分醒目,而从“价格超乎想象”、“扫荡价”、“亮剑价”等词汇中,人们不难嗅出剑拔弩张的“火药味”。

    4月10日至11日,原本普通的双休日被此轮空调价格战搅动得燥热非凡。省城各家电卖场人潮涌动,很多市民甚至在卖场开门之前就赶来排队等候。在宿州路五星电器门口,两家空调品牌的促销员分站在马路两侧,互相喊着口号,鼓舞“士气”;在鼓楼商厦5楼的电器卖场,来自不同品牌的促销员们挤在电梯门口,抢着给顾客介绍自家的促销活动。

    在合肥本地的论坛上,一些网友喜滋滋地晒出自己抢购到的限量空调,或是赢得的“幸运购机价”,引来不少人的羡慕。与此同时,也有消费者对商家的促销手法颇有微词。合肥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如今家电业学到了房地产业开盘“认筹”的招数,还没见到特价空调什么模样,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抢”到,就要先交200元认筹金,认筹吧,如果没挑到中意的,过10天才能拿回认筹金,麻烦;不认筹吧,又没资格买。网友“橙星人生”在合肥本地一家论坛表示,自己4月10日一早就去鼓楼商厦门口排队,看到不少某品牌的空调促销员前来劝说大家去他们的展台,许多人被抽奖吸引了过去。谁知要每凑满30人才能抽次奖,人数不够只能等;每次抽奖只有1个中奖者可享受“幸运购机价”。

    家电业或重新洗牌

    空调业只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局部战场。实际上,白色家电业的全面价格战已经爆发。 “最近销售部门天天加班到凌晨。我们还成立了‘五一’战斗指挥部! ”合肥市某家电企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从往年“五一”期间的家电销售情况来看,促销价格会维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而这次价格战则出现了售价低于千元的空调、1499元的滚筒洗衣机。同时,本应在“五一”期间达到高潮的价格战在4月中上旬就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这一切都意味着,此轮价格战不同于常规的节日促销活动。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正是家电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此次价格战的背后,或许酝酿着我国家电行业新一轮重新洗牌。在我国家电行业近30年的历史上,已经历了3次产业升级: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大量引进国外的生产线,家电产业从无到有;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家电企业走上中外合资化的道路;现在,又迎来外资企业独资化及国内大企业并购潮。专家分析,伴随着每一次产业升级,都有一些大企业在完成整合之后,利用自己经营规模与销售渠道上的优势,率先挑起价格战打压竞争对手,抢占市场份额,并引发行业重新洗牌。

    此番价格大战的背后,还隐藏着我国家电行业全面的产能过剩。 2009年12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加快我国家用电器行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2008年我国冰箱产能4590万台、空调6850万台,洗衣机3900万台,占全球40%、80%、40%。过剩的产能也给大企业带来了库存压力,价格战可以释放部分产能。因此,即便是在原材料处于历史相对高位、家电行业面临“难关”的眼下,一些家电企业宁愿背负着巨大成本压力,也要发动价格战。

    此外,国家不久前颁布的空调“能耗新规”,也被认为是近期空调价格战背后的推手之一。今年3月3日,我国《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出台,空调效能新标准的入门门槛被定为现行效能标准的2级,现行3级及以上的高耗能空调将被淘汰。有分析人士猜想,这一政策会促使空调企业大量出清高耗能产品的库存。然而,记者走访了省城家电卖场后发现,在售定频空调中,3级能耗的产品并不多。有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空调“效能新规”去年就传得沸沸扬扬,企业早已开始清理库存,不会留到眼下“突击”消化。不过,变频空调逐渐占据市场主流,与之相比,普通空调的价格在促销活动中自然有所下探。

    有序竞争才是正途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价格战带来了行业洗牌,也让老百姓得到了部分实惠。但是,低价格的低端产品并不代表行业发展趋势;过度陷入恶性价格战,有悖于国家所提倡的制造业转型的理念,也会破坏整个行业的生态环境。

    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电器卖场对大家电延保1年的费用最少为75元。除了原本的“整机保1年”之外,商家提出的“10年免费包修”中额外9年的费用就近700元。因此,如果空调售价低至千元以下,且免费包修10年,企业必须承担巨大的成本压力,甚至需要透支未来才能支撑眼下的价格战。有关专家发出警示,家电企业只有身处有序、良性的竞争环境中,才能真正把精力放在技术创新、产品更新换代上。如果全体陷入价格战的泥潭,长此以往,中国工业产业会出现质量低下、技术进步缓慢等问题。

    恶性的“价格战”已有前车之鉴。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多家彩电企业就一直在低价战略上打主意。2000年下半年至2001年上半年,各大彩电企业先后发动了6轮价格战,彩电价格一降再降。 2001年,武汉市甚至出现了“按斤论两卖彩电”的促销活动。恶性价格战杀得所有企业元气大伤,行业创新能力也受到重创。 2000年,全国彩电业首次陷入全行业亏损,整个行业严重缺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失去在高端市场的控制权,眼睁睁看着洋品牌占领市场份额。迄今为止我国液晶面板依旧全部依赖进口的现状,正是当初恶性价格战酿下的“苦果”。

    合肥三洋公司董事长金友华表示,目前结构调整、产品升级已经成为家电产业的主旋律,中国家电企业要从单纯的规模化竞争向产品力竞争逐步过渡。因此,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优势技术,特别是挺进上游核心配件,走出产业低成本循环的怪圈,成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他表示,合肥三洋的企业宗旨是坚持向消费者提供性价比更优的产品,并将坚持以新技术、新产品“创新求变”。

    面对愈演愈烈的家电价格大战,业内有识之士呼吁,中国家电产业不能再走老路,一味追求价格低廉,恶性的价格竞争会严重毁坏全行业的生态环境。而在一个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之中,又怎么会有独存的大树呢?作为行业引领者的大企业,更应拿出“风范”,对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负责,努力推动全行业进入有序竞争的轨道中,带领行业不断做好产品升级,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如何挑选装修公司,大数据来帮你!

免费设计在线报价

结合当地市场,大数据实时分析计算

手机版

小程序

公众号